信用许昌欢迎您! 

  • 全国一体化信用查询
  • 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
  • 站内查询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信用动态 > 许昌动态
关闭详情

永兴街道:“网络素养教育进乡村”守护群众“指尖诚信”

文章来源:信用许昌 发布时间:2025-08-11 文字大小: |

网络空间的文明清朗,始于每一次指尖的诚信点击;乡村百姓的安心上网,源于对“真实”的坚守与对“虚假”的辨识。近日,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永兴街道办事处开展了“网络素养教育进乡村”宣传活动,不仅是一次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,更是一场以诚信为核心的文明启蒙,通过教会群众辨别网络失信陷阱、坚守线上诚信准则,为乡村网络空间筑起一道“诚信防火墙”。

 一、拆穿“虚假假面”,守护诚信底线。“天上不会掉馅饼,‘中奖’短信多是坑!”活动现场,志愿者用乡音土语揭露的,正是网络世界中最常见的“失信骗局”。针对老年群体易受虚假中奖、保健品诈骗等套路侵害的特点,志愿者们以案说法:那些伪装成“权威机构”的诈骗短信,本质是对“诚信”的公然践踏;那些夸大其词的保健品宣传,实则是用谎言透支信任。通过剖析骗子“先诱后诈”的失信逻辑,引导老年人看清“甜言蜜语”背后的虚假本质,守住“不轻信、不转账”的诚信交往底线,既不被他人的失信行为蒙蔽,也不向欺诈者“让渡”信任。针对青少年群体,志愿者们则聚焦“网络交往中的诚信守则”:不点击陌生链接,是拒绝为失信网站“引流”;不相信虚假游戏充值优惠,是对自身权益的守护,更是对网络商家诚信经营的倒逼;不轻信网友邀约,是警惕“虚拟身份”背后的失信风险。一句“网络有真有假,守好诚信本心才能不迷路”,让青少年明白:文明上网的第一步,就是做网络诚信的坚守者。

 二、播撒“诚信种子”,筑牢文明根基。“这宣传册上说,个人信息不能随便给,就像咱过日子不能轻易把家门钥匙交给陌生人。”拿到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,村民们恍然大悟。这些将“个人信息保护”转化为“守护自家钥匙”、将“防范网络诈骗”解读为“看清熟人假面”的通俗讲解,实则是在传递一个朴素道理:网络诚信与现实生活中的诚信一脉相承,保护个人信息,是对自身诚信形象的维护;不轻信网络谣言,是对公共信息空间诚信秩序的守护。

 下一步,永兴街道将持续把“诚信”融入网络文明宣传的日常,让“真实交往、理性表达、守诺尽责”的网络诚信理念走进更多乡村角落。相信随着“诚信之种”的生根发芽,定能结出风清气正的网络文明之果,让乡村群众在数字时代里,既能享受网络便利,更能守护好心中的诚信灯塔。

【打印本页】 【返回顶部】 【关闭窗口】

主办单位:许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
承办单位:许昌市大数据管理局

热线电话:2966536       政府网站标识码:4110000024

备案号:豫ICP备16037127号-4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1077号

  • APP下载

  • 微信公众号